2025年10月14日上午,信息工程学院在德馨楼205会议室组织召开了2025版人才培养方案审核会。会议由院长闻凯、副院长谭静、刘忠利、吴少淳、张雪江、李颖等几位教授共同参与,对学院涵盖的信息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人工智能、网络工程、信息安全等本科及专转本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进行了全面审议。
评审组专家一致认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严格对标国家本科教学质量标准,深度贯彻成果导向教育理念与民办高校“应用型”核心定位。课程体系紧密融合行业前沿内容,学分结构适配应用型人才成长规律,且通过产教融合环节强化实践能力培养,既具备规范的教学逻辑,又凸显服务区域经济的时代属性,整体框架科学可行,能为后续细化优化奠定良好基础。
刘忠利教授提出,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针对当今社会多元化需求,对课程体系进行了全面升级,新增了综合实践课程,加大实践环节所占比例,提升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课程体系的设计充分考虑了专业宽度与深度的平衡。吴少淳教授强调,信息工程专业人才养方案重构了创新素养培养体系,实践学分从20.6%提升至29.6%,并增设《Python软件工程实践》等形成连贯性课程。
审核中专家们也发现各专业存在共性问题并提出改进方向。张雪江教授重点指出,网络工程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基于国家战略新兴产业导向,课程体系以工程能力为核心,构建了通识教育、专业教育、实践教学及个性化发展有机结合的模块化结构,逻辑清晰、逐层递进,有效支撑毕业要求的达成。
本次审核会为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优化指明了方向。下一步,学院将组织各专业围绕审核意见进行针对性修订,确保2025版方案能够精准对接国家战略与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培养具备创新能力、终身学习素养与跨界整合能力的高素质工程技术人才。


院长信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