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闭
教学工作
教学工作

防范于心,反诈于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宣讲活动

时间:

2024-11-01 来源: 信息工程学院 作者: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诈骗手段日益增多,从传统的电话诈骗、短信诈骗,到如今的网络诈骗,诈骗分子无孔不入,严重威胁着我们的财产安全。为进一步加大反诈宣传力度,切实增强大家的防骗意识和识骗能力,2022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于10月24-25日举行了防范于心,反诈于行—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例宣讲活动,各班安全宣传员向同学们讲述了各种诈骗类型,利用真实案例讲解,提高同学们防诈骗的警惕性。

  1、网络兼职诈骗

  “高薪兼职刷单,每天只需两个小时,月薪过万!”,骗子通过发布此类虚假的高薪兼职信息,引诱大学生等群体兼职做任务,发布的任务为注册社交平台账号、提供银行卡进行转账等内容,然后让兼职者获取返利。但是,这些账号和银行卡被诈骗分子用来诈骗,而这些兼职者无意中成为了骗子的帮凶,可能涉及“帮信罪”。

  2、游戏产品虚假交易

  诈骗分子在游戏平台发布买卖游戏账号、道具的广告,以及以免费、低价获取游戏道具、参加抽奖活动等相关信息。与受害人取得联系后,诈骗分子以私下交易更方便、更便宜等理由,诱导其绕过正规平台进行私下交易,或者诱骗受害人参加抽奖活动,再以操作失误、等级不够等理由,要求其支付“注册费”“解冻费”“会员费”等,得手后便将受害人拉黑。

  3、冒充亲戚诈骗

  骗子通过非法渠道获取公民的个人信息,然后冒充受害人孙辈,以“我打伤了人”“被警察抓走了”“就以急需用钱”等突发事件吓唬老年人。然后通过“拘留”“判刑”等严重后果诱导老年人去银行汇款达到骗取钱财的目的,同时以“担心责骂”等理由要求老年人对家属保密,以防被识破。

  4、刷单返利诈骗

  在当今网络发达的时代,这种诈骗方式较为常见。骗子以“轻松刷单,高额返利”为诱饵,诱导同学们参与所谓的兼职刷单。起初,可能会给予一些小额返利,让你尝点甜头,误以为真的可以轻松赚钱。但随着投入的增加,骗子便会消失不见,并删除你的联系方式,让你血本无归。

  5、虚假投资理财诈骗

  诈骗分子利用多种网络渠道发布投资理财信息,如股票、外汇、期货、虚拟货币等,通过公众号、微博、抖音等平台投放广告,声称有内部消息和投资渠道,吸引目标人群并建立联系。他们会添加他人微信或QQ,并拉入预设群聊。群内“专家”通过推荐股票、展示虚假盈利截图等手段骗取信任,其他网友也配合吹嘘“专家”实力。实际上,这些客服、“专家”和网友均为骗子扮演,甚至一人分饰多角,对受害者进行诱导和欺诈。

  6、网络约炮诈骗

  骗子利用短信、网络平台和交友软件等发送虚假链接、发布虚假“约炮”广告、二维码,等待受害人点击。以“约炮”为诱饵诱导受骗人下载诈骗软件,添加受害人为好友后,一步步对其进行诈骗。以完成任务即可享受色情服务为名,利用“美女照片”等陷阱诱导受害人进行充值。受害人进行各项充值做任务后,以“系统故障、操作失误”等借口,欺骗受害人继续投入金钱,然后卷款跑路。

  7、助学金、助学贷款诈骗

  诈骗分子会冒充学校或教育局工作人员,谎称有针对贫困学生的助学金,提供信息办理相关手续便可转入家长账户。当诈骗分子得到信息后,以缴纳各种相关费用为由,让家长或学生转款骗取钱财。有的抓住部分大学生超前消费、过度消费的心理,利用虚假宣传,诱骗学生陷入“高利贷”“培训贷”等陷阱,“小贷”滚成“巨债”。

  8、AI技术诈骗

  骗子分析受害人发布在网上的各类信息后,如照片、声音,可以用AI技术换脸与声音克隆技术,可以伪装成受害人,再通过其他方式对受害人的亲朋好友实施各种形式的诈骗,比如向家人朋友借钱。

  通过各位安全宣传员生动的案例讲解,同学们深刻认识到诈骗行为的多样性和隐蔽性,学会了如何识别并有效防范电话诈骗、网络钓鱼、身份盗用等常见诈骗手段。辅导员印洁老师最后总结希望此次活动可以让每一位同学都能认识到自己是自己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希望各位同学能够更好地保护自己,远离诈骗陷阱,享受更加安心、充实的学习与生活。

Produced By CMS 网站群内容管理系统 publishdate:2024/11/20 09:09:03